2016年10月14日,“中國(天津)垃圾處理處置技術高峰論壇”在天津隆重舉辦,康恒環境董事長龍吉生博士在會上發表了“規避垃圾焚燒廠鄰避效應的方法與措施”的演講。
以下內容根據龍吉生博士現場演講內容整理
1避免鄰避、技術先行
垃圾焚燒技術的先進性是環保項目的關鍵保障,只有技術可靠,居民才能放心接受,為此,康恒環境選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斷創新??岛悱h境在全面引進和消化世界領先焚燒技術的同時,根據國情進一步改進和創新,使其更加適應國內生活垃圾的綜合治理。
康恒環境的設備可以實現大部分煙氣指標的在線監測,包括:爐膛燃燒溫度、煙氣流量、壓力、溫度、濕度、煙塵、HCL、SO2、NOx、等。此外,康恒環境建議可采用二噁英在線自動采樣技術,進一步提高對煙氣排放的監控。數據統計報表自動生成,存儲在SIS中;通過網絡,定時發送政府監管部門,接受民眾監督。
2潔凈焚燒、親民設計
潔凈焚燒的理念、親民的建筑設計風格可以讓民眾更容易接受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建設。為此,康恒環境攜手歐洲最大的建筑事務所--法國AIA建筑工程聯合設計集團,聯合設計垃圾焚燒發電廠。
康恒環境珠海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
1 本項目一期建設規模2×600 t/d,二期建設規模3000t/d;
2 煙氣處理工藝:SNCR+半干法+干法+袋式除塵;
3 煙氣排放標準優于歐盟2000標準;
康恒環境珠海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
4 充分利用了磨砂U型玻璃建筑面料的透光性和透氣感;
5 保持建筑整體感,凸顯建筑體塊的輕盈與通透;
6 弱化工業感,強調建筑美感與藝術氣質;
7 簡潔高效、整體大氣、親民融合的設計內涵。
3國際交流、經驗分享
康恒環境引進發達國家的焚燒技術并與國外經驗豐富的投資建設運營商交流,充分吸收其規避鄰避效應的經驗與教訓,我們也經常思考:為何日本的大部分焚燒廠都在市區?為何他們能做到?如何做到的?
當今我國處于經濟高度發展期,垃圾產量逐年增加,與日本上世紀60-70年代的經濟發展期極為相似,當時的日本也面臨了大量環境污染的問題。對于突增的垃圾產量,焚燒廠的建設是必要的,但由于市民反對運動而使得焚燒廠建設無法進行的案例在日本當時很為常見。后來日本采取公平負擔、與市民建立起良好的溝通、聯系機制,并采用最先進的技術,慢慢使得垃圾焚燒廠與市民和諧共存。我國可汲取日本垃圾處理發展的經驗,處理好“人和”,才能謀取更好的發展。
在日本,垃圾焚燒廠作為典型的NIMBY(Not In My Backyard)設施,在焚燒廠建設的過程中,發生過群體事件,可能破壞環境設施的事情。所以,在焚燒技術非常成熟的今天,與市民達成共識、構建良好的交流機制,是非常重要的課題之一。
日本應對居民反對的主要解決方法
①詳細及徹底地向市民公開說明
②請專業機構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進行評估
③與當地相關機構簽訂安全協議
④在焚燒廠周邊設置公益服務(如利用余熱的溫水游泳池)
⑤積極邀請市民參加活動
⑥設立相對應的基金
⑦開設環境教育講堂
其中,焚燒廠的建設中,大多數會選擇向市民公開說明,進行環境評估,以及開展公益服務和簽訂安全協議。
日本公眾參與的方式
①開展市民討論會,向市民說明設施對環境的影響、環境保障措施、調查結果等。
②組成市民代表參加的委員會,從一開始的規劃到最后計劃的實施,讓居民得到參與焚燒廠,建設計劃的每一個部分的機會。
③每年進行數次的環境監測,全部向居民公開。
4規避鄰避效應的成功案例
作為國內固廢綜合治理行業的領軍企業,康恒環境目前已經投資了10余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如何真正規避項目選址和運營過程中的“鄰避效應”,我們認為應該關注以下因素:
——提高行業技術壁壘
目前,國內的生活垃圾焚燒技術已相當成熟,焚燒和煙氣處理技術不比國外差,但由于近幾年一些媒體過度炒作,垃圾焚燒廠面臨大量的負面報道,也因為國內某些焚燒廠確實存在偷排煙氣問題,導致公眾不容易接受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落地,改變公眾對焚燒廠抵制需要時間。作為項目業主單位,應該積極對民眾進行科普教育、為公眾普及垃圾焚燒知識、讓群眾充分了解垃圾焚燒技術的科學性和安全性。
——增加公眾參與程度
組織當地居民參觀國內高標準的垃圾焚燒發電廠,在居民對垃圾焚燒技術有所了解后,其對垃圾焚燒廠擔心主要是,企業是否嚴格按照標準運行,為此,可采取建立煙氣排放實時監測顯示制度,對外全過程公開發布,安排居民參與日常的監管,同時也可以建立環保教育基地,對公眾開放,讓社會公眾來監管等系列措施,消除居民疑慮。
——保障居民合法權益
盡管垃圾焚燒廠項目執行了非常高的建設標準和環保標準,但是,為了能夠讓垃圾焚燒廠項目落地,當地居民還是畢竟作出了犧牲,適當的補償也是彌補居民的必要辦法。政府對于當地居民給予一些實質性補貼政策以及實施一定的民生工程,將會對項目落地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實施友鄰建設方案
康恒環境實施“友鄰設施建設方案”,為周邊居民免費開放各類健身休閑設施,并與周邊鎮村兩級政府互動,開展幫扶活動,以回饋周邊居民,豐富居民業余生活。
康恒環境實施的“友鄰設施建設方案”起到了預防和緩解“鄰避效應”的作用,為項目未來的有序和安全運營奠定基礎。
來源:康恒環境
特此聲明:
1.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
2. 請文章來源方確保投稿文章內容及其附屬圖片無版權爭議問題,如發生涉及內容、版權等問題,文章來源方自負相關法律責任。
3.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內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