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環境層面:多因素造成環境修復訂單增速放緩。根據公司披露的《2017年前三季度主要經營信息公告》,前三季度新增訂單金額合計21.91億,其中環境修復4.84億、城市環境5.46億、工業環境11.61億。加上此次中標的武漢修復項目后,公司新增訂單合計22.93億,其中環境修復訂單合計5.86億,與去年全年接近15億的環境修復訂單相比,增速有所放緩。今年環境修復訂單落地情況不及去年同期原因主要有:1)今年在“十九大”和環保督查等一系列事件的影響下,環境治理的重點圍繞著大氣和水環境領域展開,土壤治理的地位相對靠后;2)土壤修復行業政策和標準出臺慢于此前市場預期,因此不少待治理的地塊項目暫處于擱置狀態;3)從行業跟蹤和部分已落地的項目來看,今年的土壤修復項目規模顯著大于去年,部分項目單體金額已經達到10億以上,因此形成訂單的決策周期較長、落地進度較慢。
1)“土十條”要求深入開展土壤環境質量調查,在現有相關調查基礎上,2018年底前查明農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積、分布及其對農產品質量的影響,2020年底前掌握重點行業企業用地中的污染地塊分布及其環境風險情況。
2)環保部土壤環境管理司司長邱啟文表示,目前環保部正在開展第二次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截至2017年上半年,中央財政下達財政預算約146億,支持地方開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3)我們在追蹤行業信息和走訪土壤修復企業時發現,從2017年二季度開始,土壤調查類訂單數量和規模明顯增加,與此同時,土壤修復類訂單的數量和規模增速有所放緩。
因此我們預計,今明兩年將是土壤污染狀況調查類項目集中釋放的階段。等到土壤詳查行動基本完成、調查信息搜集完畢,伴隨著《土壤污染防治法》以及與之相配套的一系列技術標準和政策細則的落地,土壤修復市場有望于“十三五”中后期開始集中釋放,而高能環境作為土壤修復行業的龍頭企業,集平臺、資金、品牌、技術、經驗等多項優勢,有望在行業發展中率先獲益。
股東層面:有望插上國企翅膀,成功打破成長天花板。根據高能環境公告,本次重大資產重組標的資產為深圳市深投環??萍加邢薰?如果此次收購深投環保成功,公司在手危廢處置資質將將達到75萬噸/年,未來3年內有望超過100萬噸/年,將超過威立雅和光大國際,一躍成為國內第二大危廢處置公司(第一為東江環保)。同時,只要收購成功,深圳市國資委將會成為公司股東,屆時將有效彌補公司作為民營企業在項目資源和資金渠道方面的短板。在地方政府傾向于將危廢處置和其他環境治理項目整體打包為綜合整治項目的行業發展趨勢下,引入國企股東將是公司發展歷程中的里程碑事件,成長天花板有望充分打開。
資金層面:可轉債已獲受理,多渠道募集資金資金到位助力未來3年高成長。高能環境公告,發行8.40億可轉債事項已獲證監會受理,同時,公司在6月份已經公告擬申請非公開發行12億綠色債,考慮到監管部門對可轉債、綠色債支持力度加大,發行周期有望縮短,我們估計募集資金最晚將于明年到位,屆時公司有望突破資金對于業務開展的限制、進一步打消市場對于公司資金缺口的疑慮、為未來3年業績高增長提供充分助力。
特此聲明:
1.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
2. 請文章來源方確保投稿文章內容及其附屬圖片無版權爭議問題,如發生涉及內容、版權等問題,文章來源方自負相關法律責任。
3.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內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