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2日-24日,由“城鄉礦山產學研聯盟”主辦,環創科技承辦,廈門大學協辦的“城鄉礦山產學研聯盟第三屆科技論壇”在福建廈門隆重召開。論壇匯集四位院士,以“城市固廢循環經濟+碳中和”為主題,對城市固廢處置技術和循環經濟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本屆論壇匯集了四位院士,數十位知名專家教授,行業大咖云集,學術氛圍濃厚,是固廢處置行業內高規格的學術性研討會。
參加會議的有中國工程院謝克昌院士,中國工程院陳勇院士,中國工程院印遇龍院士,中國科學院朱永官院士,常州大學陳群書記,國家發改委體改所循環經濟研究室楊春平主任,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管理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固體部政策室滕婧杰主任,中國循環經濟協會趙凱副會長,清華大學溫宗國教授,清華大學李金惠教授,同濟大學杜歡政教授,廈門大學校長助理張建霖教授,華中科技大學陳海濱教授,北京工業大學吳玉鋒教授,華南農業大學謝君教授,廈門大學林鹿教授,常州大學呼和濤力教授,常州大學紀俊玲教授,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東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汪印研究員等多位專家學者,及鄭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姚五洲,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張立新,廈門市市政園林局市容管理處處長熊俊驥等特邀嘉賓。
中國工程院謝克昌院士指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兩條重要技術路徑即為節能提效和減少碳強度。
謝克昌院士在對環創科技參觀調研之后,不僅對環創科技的“四位一體”垃圾分類一體化模式及相關固廢處置技術極為肯定,還非常認同環創科技“專注、創新、極致、分享”的企業文化。謝克昌院士認為,“碳達峰”“碳中和”的實現,需要科研院校和環保企業一同專注于固廢處置技術前沿探索,專注于技術創新,將先進的科學技術對污染的治理效應發揮到極致,才能與全社會、與人民分享科技發展和生態文明的成果和紅利。
謝克昌院士的這一論述,與環創科技的企業經營理念不謀而合。
中國工程院陳勇院士在論壇發言中指出,城鄉礦山產學研聯盟論壇的迅速壯大,意味著國家和社會對固廢資源化處置更加關注和重視,從事固廢資源化處置研究的科研院校和企事業單位也越來越多,從而將極大推動處置技術的快速進步,促進“碳達峰”“碳中和”。
中國工程院印遇龍院士做論壇主旨報告,從中醫農業和生態文明的角度闡述了“碳中和”理念和實施路徑。
中國科學院朱永官院士在論壇開幕致辭中強調,對固體廢棄物進行有效的資源化利用和安全的處置,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環節,也是節能減排的必然選擇。
常州大學校黨委書記、城鄉礦山產學研聯盟理事長陳群教授在開幕致辭中指出,本屆論壇主題為“城市固廢循環經濟+碳中和”,論壇通過學術交流和合作實踐,旨在推動城鄉礦山的資源化利用,并倡導尊重自然、愛護自然的綠色價值觀;希望參會代表結合“碳達峰”、“碳中和”,致力環保技術創新,開展成果產業化的對接交流。
常州大學城鄉礦山研究院院長、城鄉礦山產學研聯盟秘書長呼和濤力向大會作工作報告,指出城鄉礦山產學研聯盟的工作任務主要是整合資源,形成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提高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提供技術模式與支撐,提供標準制定、技術評價和協同創新平臺,培養人才,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廈門大學校長助理張建霖教授向大會致辭,介紹了廈門大學在“碳中和”領域工作情況,期待與城鄉礦山產學研聯盟,以及各科研單位攜手一道推進無廢城市建設。
固廢資源化,“碳達峰”“碳中和”的綠色發展基本路徑
近日,由國家發改委和住建部聯合發布的《“十四五”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發展規劃》明確提出生活垃圾資源化目標:“到2025年底,全國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60%左右?!?/span>
以生活垃圾、餐廚垃圾、大件垃圾、園林垃圾、裝修垃圾等為代表的城市固廢,是由金屬、塑料、紙張、木頭等可再生材料組成的“礦山”,對其進行資源化處置,循環利用,既能消除污染,改善生態環境問題,還可節約資源,促進循環經濟,形成新的產業形態和經濟增長點。
國家發改委體改所循環經濟研究室楊春平主任,向大會做“碳中和背景下循環經濟作用再認識”的主旨報告,指出對固廢進行資源化利用,發展循環經濟,是實現綠色發展和低碳發展的基本路徑。
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管理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固體部政策室滕婧杰主任,在全國“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進展報告中,強調“無廢城市”建設要大力推進“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并介紹了多個試點城市“循環經濟產業園”、“信息化管控”、“專車專用”、“全過程、精細化”、“環衛一體化”等先進的模式和經驗。
鄭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姚五洲作為特邀嘉賓出席會議。鄭州市高新區生活垃圾分揀項目的規劃設計及建設,離不開高新區管委會領導的科學指導和大力支持。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趙凱副會長做論壇主旨報告,回顧了對“十三五”期間我國循環經濟發展成就,并對“十四五”期間循環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做了發展展望。
廈門市市政園林局市容管理處處長熊俊驥作為特邀嘉賓出席會議。
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張立新作為特邀嘉賓出席會議。
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汪印研究員,介紹了城市污泥、餐廚垃圾等協同資源化利用技術,通過協同處置,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住建部專家華中科技大學陳海濱教授闡述了裝修垃圾收運體系的要求和基本規范。裝修垃圾因產生量和產生種類具有不確定性,給收運和處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環創科技自2018年承建首個裝修垃圾項目以來,積累了豐富的裝修垃圾收運和處置的項目設計經驗。
清華大學循環經濟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溫宗國教授介紹了城市固廢中生物質類的系統耦合處置理念和技術,通過將不同固廢中的生物質類廢棄物整合規劃在一個循環產業園內集中協同處置,效能更高,污染更少,排放更低。
溫宗國教授的這一耦合處置理念,已在由環創科技承建運營的鄭州市高新區生活垃圾分揀中心項目上得到成功實施,并在此基礎上衍生創造出“四位一體”垃圾分類一體化新模式,成為集中展示鄭州市高新區垃圾分類工作成績的一張亮麗名片。
國家發改委發展循環經濟部級聯席會議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同濟大學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杜歡政教授強調了資源循環利用基地的重要作用,通過將塑料廢棄物轉化為再生資源的各種技術路徑,促進碳減排“碳中和”。
清華大學李金惠教授在《碳中和背景下的“無廢城市”建設》主旨報告中,介紹了“無廢城市”建設的國際動態,闡述了“碳中和”背景下推進“無廢城市”建設的重要作用。3月6日,受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委托,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和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聯合主辦了“無廢城市”高端研討會。本次論壇上,李金惠教授詳細介紹了該“無廢城市”高端研討會形成的最新專家觀點和前沿成果。
北京工業大學循環經濟研究院院長吳玉鋒教授向大會做研究報告,主題為循環經濟多維績效測評及其適配政策設計,從政策、技術、產業等多個方面,闡述循環經濟的推進,及對節能減排、綠色發展的促進效應。
華南農業大學教授謝君向大會介紹了菊葉薯蕷的資源化利用技術及研究應用成果。
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董志強博士,向大會報告了中鐵上海局集團在污泥生態處置項目上的節能減排成果。
光大環保技術裝備(常州)有限公司楊仕橋總裁,向大會介紹了光大環保在固廢資源化多元協同處理方面的技術實踐。
廈門大學能源學院副院長林鹿教授介紹了生物質轉化利用領域的研究成果。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李東介紹了可再生電能轉碳基資源耦合CO2捕獲利用技術。
常州大學紀俊玲教授介紹了從農業廢棄物中提取植物染料的研發成果及產業應用。
“四位一體”垃圾分類一體化新模式,是環創科技首創并成功應用的新模式。鄭州市高新區生活垃圾分揀中心項目即為該模式的典型成功案例。環創科技向參會專家和嘉賓分享了該模式在鄭州高新區項目的成功經驗,得到四位院士及與會專家的高度認可。
不同于傳統的垃圾分類或環衛運營項目,“四位一體”垃圾分類一體化新模式,包括“前端精細化分類、中端分類直運、末端資源化處置、云端智能化監控”“四位一體”,是覆蓋垃圾的產生、運輸、資源化處置及數據云端的全鏈條一體化處置模式。
鄭州市高新區生活垃圾分揀中心由環創科技承建并運營,該項目占地面積約41.8畝,在有限的場地內科學規劃建設了廚余垃圾/可回收物綜合分揀中心、大件垃圾處置中心、園林垃圾處置中心、餐廚垃圾處置中心、果蔬垃圾處置中心、好氧發酵中心、RDF制備中心、有害垃圾暫存倉、污水處理設施等。集中協同處置廚余垃圾、可回收物、餐廚垃圾、果蔬垃圾、大件垃圾、園林垃圾、廢紡垃圾、有害危廢等,并建有垃圾分類教育基地,發揮垃圾分類展示及宣教示范作用。
該模式能夠集中協同處置多種城市固廢,大幅度節約土地和降低投資運營成本;顯著提高城市固廢資源化利用率,最高可達95%;全鏈條信息化管控,確保全程綠色環保;同時各類實時數據即時形成各項績效指標,使得城市固廢效果數據化、直觀化和可視化。
鄭州高新區生活垃圾分揀中心自2020年10月成功投產運行以來,有效承接了高新區垃圾分類后的垃圾運輸和處理,在消除固廢污染的同時,還產出各類再生資源,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項目示范效益。與會專家和嘉賓對這一模式的成功經驗極為肯定。
論壇期間,杜歡政教授攜與會專家還參觀了環創科技園林廢棄物資源化處置示范基地,詳細了解了環創科技對園林廢棄物的處置工藝,認為工藝理念和處置技術均為行業領先水平。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下,城市固廢的資源化處置,無疑是促進節能減排的必然路徑。
而集中協同多種城市固廢的循環產業園,則在資源化處置的同時,實現“工藝設備共享、能源資源共享、污染共治”的集約化和規?;?,節能減排效果更加顯著。
在此前提下,以城市固廢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高度,將前端精細化分類、中端分類直運、全程信息化管控與循環產業園結合起來,形成“四位一體”垃圾分類一體化模式,不僅進一步提高資源化效率,還將促進兩網融合,提高城市固廢管理水平,促進生態文明進步和循環經濟發展。